记忆中,手扶拖拉机是我儿时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八九十年代的农村,手扶拖拉机不但可以农耕犁地,亦可运输农资农副产品,当然时常也可载人拉客,车厢上可立可座,赶集、探亲、婚嫁来往变成了“客车”的身份。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一直生活在城市,交通运输工具发生了梦幻般的改变,尤其私家小轿车的普及,手扶拖拉机早已没有了踪影,即使在乡镇也是鲜见。
不经意间让我在一个苹果交易市场上看见了大量的拖拉机,手扶拖拉机居多,带方向盘的拖拉机有几辆。很多中老年果农驾驶着拖拉机“蹦蹦……”满载着苹果纷纭而至。
这个深秋是苹果丰收的季节,市场上充满了红色,拖拉机的后挂箱里、档口的竹筐里、搭着雨棚的平台上,堆满了刚采摘下来的苹果,圆圆红红的,像走进了满是玛瑙珠子的世界,是让人内心平实而又喜爱的感觉。
是的,可爱的丰收的红苹果,却没有把果农的脸映了红色,是沧桑黝黑的脸庞,愁色还要上了。
听果农说,去年辛辛苦苦了一年,却没有赚上钱,苹果卖不上价钱,也都存了冷库,期待价格反弹,却事与愿违,每斤出库价格跌到了1元钱多,
苹果农户不但特别辛苦,还要花费不少,譬如化肥,农药,套袋(每个果子从幼小就要套专门的袋子)等费用就是一大笔开支。卖不上价,算来算去还要赔钱。
今年又是苹果丰收的季节,老迈的果农们带着复杂的心情,开着手扶拖拉机来到了市场,等待水果商的到来……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则旺。勤劳致富,勤俭持家,果农仍然用着上个世纪的运载工具——老式拖拉机,便宜,皮实,节约成本。可,如此勤俭节约的优秀品质却换不来富有。这些果农年龄大都在50—70岁之间,为了给自己的子女减轻经济压力,想结满硕果后多赚些钱,帮儿女们还还房贷,车贷。可苹果卖不上价钱,也就帮不了多少忙了!
一边是装傻卖萌,油头粉面,搔首弄姿的网红吸引打赏日进斗金,一边是辛勤的果农顶着烈日修枝剪叶,浇水施肥,松土套袋卖果的微薄收入。其劳作强度天壤之别,其收入的差距令人惊骇。貌似不像《多收了三五斗》,劳动创造的价值,却让市场看不见的手窃取后装到锦衣玉食,红人兜里。
人生在勤,勤则不匮。呜呼!
黝黑的脸庞,皱纹爬上,老老垂矣,却驾驶着老式的手扶拖拉机“蹦蹦……”怀着希望,来到市场,有点收入,却又还了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