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支持治疗,有什么作用 [复制链接]

1#

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应用到支持治疗,包括预防感染、避免出血、纠正贫血、保护肝脏、杜绝接触各类危险因素、正确护理等。具体方法包括输血,使用止血药物、抗纤溶药物、护肝药物或抗生素等。目的是预防和治疗血细胞减少相关的并发症。

尤其是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贫血,感染等现象时,通过支持疗法,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避免严重的并发症危及生命,同时预防病情的进一步加重。

输血:

支持疗法中,最关键的就是输血,现在多是成分血输注:

红细胞输注指征:一般为HGB60g/L。老年(≥60岁)、代偿反应能力低(如伴有心、肺疾患)、需氧量增加(如感染、发热、疼痛等)、氧气供应缺乏加重(如失血、肺炎等)时红细胞输注指征可放宽为HGB≤80g/L),尽量输注红细胞悬液。拟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者应输注辐照或过滤后的红细胞和血小板悬液。

血小板输注指征:存在血小板消耗危险因素者“感染、出血、使用抗生素或抗胸腺/淋巴细胞球蛋白(ATG/ALG)等”或重型AA,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为PLT20×/L,病情稳定者为PLT10×/L。

发生严重出血者则不受上述标准限制,应积极输注单采浓缩血小板悬液。因产生抗血小板抗体而导致无效输注者应输注HLA配型相合的血小板。

粒细胞输注:粒细胞缺乏伴不能控制的细菌和真菌感染,广谱抗生素及抗真菌药物治疗无效可以考虑粒细胞输注治疗。粒细胞寿命仅6~8h,建议连续输注3d以上。

治疗过程中预防及密切注意粒细胞输注相关不良反应,如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同种异体免疫反应及发热反应。

保护性措施:

重型再障患者应予以保护性隔离,或者是入驻层流病房;防止外伤和剧烈活动,预防出血;做好心理疏导;注意饮食卫生。

欲进行移植及ATG/ALG治疗者建议给予预防性应用抗细菌、抗病*及抗真菌治疗。移植后需预防卡氏肺孢子菌感染。

感染的治疗:

感染是再障的并发症之一,患病过程中也比较常见,危害也非常大,患者发热时应格外注意,按"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治疗原则来处理。

祛铁治疗: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多存在多次反复输血的现象,而长期频繁的输血,很容易造成体内“铁过载”现象,此时应及时检查体内血清铁蛋白水平是否高达铁过载标准,以便及时予以祛铁治疗。

当再障患者体内的铁累计达到20g以上时,则可出现明显的中*表现。故应及早给予祛铁治疗,预防和治疗铁过载所致并发症。

总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首先要加强保护措施,预防感染,避免有诱发或加重出血的因素,并且应该去除一切可能导致骨髓损伤或抑制的因素。

更多再障疾病知识或病友帮助可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