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技术赢得信任真诚感动患者记一位真性 [复制链接]

1#

骨髓增殖性疾病亦被称为骨髓增殖性肿瘤,狭义的骨髓增殖性疾病主要包括:①特发性血小板增多症(thrombocythemia,ET)②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③原发性骨髓纤维化(PMF)。广义的骨髓增殖性疾病还将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列在其中。

年认识到获得性JAK2VF基因突变可能是ET、PV、PMF等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主要分子学发病机制。

JAK2VF基因突变发生在干细胞水平,具有向B细胞、T细胞、NK细胞核髓系细胞分化的潜能。突变的JAK2VF基因表达的结果是造成细胞增殖增加,对细胞因子高度敏感和不依赖细胞因子的分化和凋亡机制。

大于90%PV患者存在JAK2基因突变。

有作者报道MPN中少数患者存在TET基因突变,它的出现先于JAK2突变。

起病隐匿,常见于老年人群,但从儿童至老年均可发病。

就医时可表现为头痛、多血症、瘙痒、血栓形成、胃肠道出血等,但也有很多患者是定期体检时发现而诊断。

血栓形成见于1/3PV患者,是最严重和最重要的并发症,其中1/2-3/4为动脉血栓,肝静脉血栓形成是PV最严重常常致命的并发症之一。

1)JAK2基因突变的检测:在PV中意义重大,目前发现有两大类JAK2VF突变和JAK2exon12。

2)骨髓检查:PV的特征为红系、粒系前体细胞、巨核细胞增生过高。

3)血液学检查: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量、血细胞比容大多升高,MCV正常或低于正常,红细胞总量测定常增加(JAK2用于临床后其重要性大减),中性粒细胞、血小板常增多,NAP升高,血清EPO减低。

4)红细胞集落培养:PV患者的红系BFU-E可在不加EPO的含血清培养基中生长形成的集落被称为内源性红细胞集落(EECs)。

1)细胞抑制治疗:羟基脲、白消安、放射性磷等。此方法可降低血栓并发症发生,但却有致白血病风险。

2)干扰素制剂:可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并恢复多克隆造血。

3)放血疗法:不能控制血小板、白细胞增多。

4)阿那格雷:对伴血小板增多的PV患者可使用。

5)阿司匹林:每日低剂量阿司匹林能够小范围地降低动静脉血栓形成。

6)脾切除:对于衰竭期PV,某些患者特别是严重乏力、血细胞减少、巨脾产生身体不适的可行脾切除。

7)JAK2抑制剂:美国FDA分别于年和年批准JAK2抑制剂Jakafi(ruxolitinib)治疗骨纤维化和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它是一种口服JAK1和JAK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一项关于PV研究的III期RESPONSE临床试验显示:例对羟基脲有抵抗或不耐受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随机接受ruxolitinib(10mg,每日2次)或最佳疗法(研究人员选择的单药疗法或仅仅观察)。数据显示,该研究达到了维持红细胞压积(红细胞体积)受控而无需放血的主要终点,同时降低了PV患者脾脏大小。Jakafi治疗组有70%的患者实现了血细胞比容控制或脾脏体积缩小,而最佳支持疗法治疗组为20%。

此药近期也会在中国上市,为广大骨髓增殖性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在PV中血栓并发症和急性白血病转化可造成死亡率增高,即单行放血治疗的患者急性白血病也会发生。

PV研究小组发现从治疗开始算起,放血疗法患者生存期13.9年,放射性磷治疗中位生存期11.8年,苯丁酸氮芥为8.9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

4月13日上午,两位老人来到我院血液科,为表达对武新改主任的感激之情,专程送来特意制做的一面锦旗。

事情还得从年10月说起,73岁的*阿姨,主因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发热3年余、头晕1年余,为复查血常规年10月份的某一天来到我院血液科门诊,当时正巧武主任出门诊。详细追问病史,患者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面色紫红,伴头晕、乏力,到我院门诊检查,有两位医生说“我们不能治疗你这种病,医院看吧。”(其实我们血液科完全能够确诊并治疗这种疾病),医院就诊,当时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具体不详),进一步查骨髓示:粒红两系增生活跃,纤维组织增生。JAK2-VF突变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据此确诊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给予羟基脲口服及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治疗后,患者始终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发热同时伴周身酸痛,3医院治疗(每1-2周一次),感觉实在太麻烦了。此次来我院复查血常规,示:WBC(白细胞)×/L,RBC(红细胞)5.34×/L,Hb(血红蛋白)g/L,血小板(PLT)64×/L。

全面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诊疗经过,武主任与家属及患者做了充分的沟通,告诉患者这种疾病,我们有能力治疗。就目前血象看,以往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血红蛋白还很高,而且药物副作用明显,发热、血小板低,如果相信我们,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撤掉干扰素,把药物副反应降到最低,同时把血象调到正常范围。而患者也不用再劳累奔波到石家庄,家属欣然同意。1个多月下来,患者血象正常,(年12月)血常规:白细胞7.63×/L,红细胞3.66×/L,血红蛋白gh,血小板×/L。患者未再发热,头晕消失,面色由紫红转为正常,近半年来病情稳定。4月血常规:白细胞9.5×/L,红细胞3.21×/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家属非常感激武主任的治疗,说:“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做为一名临床医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而患者的信任则缘于医生的专业技术及对患者的诊治能力,通过对该例患者的治疗,则提示我们无论治疗哪类疾病,用药不再于多,而在于精准,即要标准化,又要个体化。能用一种药物解决问题的,就不要用两种药物;能用口服药物解决问题的,不用肌注药物;能用肌注药物解决问题的,不用静脉药物。我认为这是用药的基本原则。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但它是双刃剑,时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