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天葵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技术赢得信任真诚感动患者记一位真性 [复制链接]

1#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发病隐匿,病程缓慢,临床表现症状多为皮肤瘙痒、头昏眼花、消化道不适、四肢末端灼烧样疼痛、血栓和静脉炎等,其中血栓是真红患者最为危险的病症。

真红的这些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也使患者身体承受了极大的不适,那么该怎么缓解呢?

1、采取对症治疗:例如真红患者皮肤瘙痒,尤其是洗完热水浴后,症状更明显。患者可以在医嘱下选择止痒消炎的药物进行涂抹治疗。

2、化学治疗:如羟基脲、烷化剂、干扰素等。

3、静脉放血及红细胞单采术:其中,静脉放血短期内有效,但可能会引起血栓及并发症。

确诊真红的患者要想缓解病症带给人体的影响,除了规范治疗外,还应做好日常防护,增效减*的预防治疗措施,进一步预防并发症形成,促进真红病情恢复,保障得到好的生存时间。

欢迎加入病友咨询平台——有不懂的真红病情疑问点击下方↓↓↓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2#
治疗白癜风哪里好         http://pf.39.net/bdfyy/

4月13日上午,两位老人来到我院血液科,为表达对武新改主任的感激之情,专程送来特意制做的一面锦旗。

事情还得从年10月说起,73岁的*阿姨,主因诊为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伴发热3年余、头晕1年余,为复查血常规年10月份的某一天来到我院血液科门诊,当时正巧武主任出门诊。详细追问病史,患者3年多前无明显诱因发现面色紫红,伴头晕、乏力,到我院门诊检查,有两位医生说“我们不能治疗你这种病,医院看吧。”(其实我们血液科完全能够确诊并治疗这种疾病),医院就诊,当时查血常规血红蛋白明显高于正常(具体不详),进一步查骨髓示:粒红两系增生活跃,纤维组织增生。JAK2-VF突变阴性,bcr/abL融合基因阴性。据此确诊为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给予羟基脲口服及干扰素治疗。干扰素治疗后,患者始终发热,体温在37~38℃之间,发热同时伴周身酸痛,3医院治疗(每1-2周一次),感觉实在太麻烦了。此次来我院复查血常规,示:WBC(白细胞)×/L,RBC(红细胞)5.34×/L,Hb(血红蛋白)g/L,血小板(PLT)64×/L。

全面了解了患者的病情及诊疗经过,武主任与家属及患者做了充分的沟通,告诉患者这种疾病,我们有能力治疗。就目前血象看,以往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血红蛋白还很高,而且药物副作用明显,发热、血小板低,如果相信我们,调整治疗方案,争取撤掉干扰素,把药物副反应降到最低,同时把血象调到正常范围。而患者也不用再劳累奔波到石家庄,家属欣然同意。1个多月下来,患者血象正常,(年12月)血常规:白细胞7.63×/L,红细胞3.66×/L,血红蛋白gh,血小板×/L。患者未再发热,头晕消失,面色由紫红转为正常,近半年来病情稳定。4月血常规:白细胞9.5×/L,红细胞3.21×/L,血红蛋白g/L,血小板×/L。家属非常感激武主任的治疗,说:“您就是我们的救命恩人。”这就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做为一名临床医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患者及家属的信任。而患者的信任则缘于医生的专业技术及对患者的诊治能力,通过对该例患者的治疗,则提示我们无论治疗哪类疾病,用药不再于多,而在于精准,即要标准化,又要个体化。能用一种药物解决问题的,就不要用两种药物;能用口服药物解决问题的,不用肌注药物;能用肌注药物解决问题的,不用静脉药物。我认为这是用药的基本原则。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但它是双刃剑,时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